天博官网“双减”政策体系下的美育价值重估与功能再析

  天博体育新闻资讯     |      2024-04-09 11:24

  天博官网“双减”政策体系下的美育价值重估与功能再析编者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双减”政策之下,随着相关课程、活动比重的增加与人们重视程度的提高,美育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但仍存在不协调不平衡的发展问题。本期[锐评]结合相关政策,认为美育能够调节新形势下科技与人在相互价值间的和谐关系。学校、家庭、社会是美育中相辅相成的三个重要环节,需要从跨学科的角度统筹推进美育,探索建设美育学分银行,以此实现对新时代美育的价值和功能。(吴彧弓)

  “美育”是一项由人创造出来,又能重新创造人类的产物,它贯穿于我们生命成长始终,成为古今中外力求不断完善,实现人类社会和谐进步的教育理想。2020年10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正式颁布施行。两项新政的相继出台,一方面使全社会教育(societal education)的理念在当代文化中得以延伸,另一方面也使“美育”建设的目标与路径在“双减”政策下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据调查发现,曾经在基础教育阶段被视为“副科”的美育类课程,由于“双减”政策的出台有再度升温的趋势。产生此种变化的外因和内因分别来自:一、“双减”政策中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等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由此,学校和校外场所关于美育类活动的种类和数量有所增加,更多学生也开始在课余时间里选择美育类课程。二、目前,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家长普遍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高品质的教育诉求,他们对子女的培养观念更为理性,也更关注创造、思维、协作、判断等综合能力和素养方面的提升。加之“后疫情时代”和“后全球化时代”的开启,科技发展对就业格局的重塑等变化,人们普遍预感到未来社会竞争的趋势将更为复杂和激烈,故企望从美育类课程中获得学科类知识以外的必要补充。

  围绕这些现象可见,新政之后,新的问题和挑战也随之显现。首先天博体育官网入口,“双减”政策落地后,学校普遍通过增加更多素质类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但多数“美育”类课程在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上仍有待提升。同时,家庭和社会中所体现的“美育”内容和形式,也存在不衔接不协调现象。如:部分家庭由于对“美育”内涵的理解有些片面,家长急功近利,盲目追求技巧的速成或表面的形式,乃至虚荣攀比,而忽略了美育教育的宗旨在于涵养情操和健全品格;社会资源(如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与学校、家庭之间的互动缺乏激励机制,使得社会资源开放的持续性、广泛性受到限制,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美育类社会办学机构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社会美育系统的健康发展,等等。

  此外天博体育官网入口,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校外美育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从另一角度来看,疫情造成的破坏和危机,成为倒逼美育行业进行教育模式转型和发展方向调整的机遇。换言之,未来美育行业的生存将更具挑战性,只有在改革中维持足够的前进动力,才能在新格局下适应新的成长环境。

  综上,“美育”是教育内容中一项永恒的主题,它存在于以学校、家庭、社会构成的教育系统中,相互之间并非单一呈现,而是体现为一种时代文化的整合。结合“双减”“美育”政策,立足于新时代特征,我们有必要在新一轮教育改革框架下,重新考量“美育”的价值和功能。

  第一,当代“美育”价值应体现在帮助人类重新审视科技发展和信息带来的成就与失误。通讯和科技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物质和思想领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取向。“后全球化时代”的表征之一是各国对“资源”的关注和竞争将愈加激烈。这里的“资源”不仅限于材料、能源和信息,更体现为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而教育无疑是这两项资源得以成长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美育,其内涵和外延不可避免地要做出升级和调整,以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和各种随时发生的可能。

  首先,美育不仅是教育的手段,更是教育的目标。其目的是“以美育人”,而无论采用何种教育途径,都应在以“人”为本的价值范畴中,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尤其当生产、消费和分配处于一个不均衡的后全球化发展时期,人们更希望通过美育天博体育官网入口,消除现代社会带来的生存危机。因此,美育不是凭借说教而传授经验,而是使人在潜移默化中获得鼓舞的力量,并在面对生活的困顿和转瞬即逝的生命时,感受到信心、尊严和希望。

  其次,美育的重要性体现在调节科技与人在相互价值间的和谐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科技无疑是改变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正在扩展人类的感知范围,并或将重新定义人的价值。但当科技发展的结果没有按照预想方向使人获得身心解放,而是成为与人对立的力量时,便会产生一种科技异化,将对人类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曾以希腊神话中的那喀索斯(Narcissus)因迷恋自身而走向麻木(narcosis)为例,提出任何发明或技术都是人类的延伸或自我截除(amputation)。媒介固然被赋予了力量,但却瘫痪了被延伸的肢体,在这个意义上,技术虽给人类带来了变化,但同时人不得不为此服务,必然要把自己的延伸当作神祇来信奉。因此,过分强调技术或表象的形式,都可能为忽视人类的智慧和交流付出代价。科技发展和人工智能是人类能力的一种助力和延伸,但需要对此谨慎和重视的是由此引发的产业调整、社会结构、伦常秩序、价值判断等各类变化,迫切需要人们提高警惕和做出预判。

  从这一角度来看,后全球化时代下的“美育”的过程价值要比结果意义更加深远。美具有“向善”和“求真”的力量,当人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思维、感觉和精神是交织在一起的。同时,在这个人类、机器与有机自然界之间的畛域愈加模糊的环境下,“美育”除去使性格高尚化的职能,更在于通过创新、合作、概括、推理、判断、论证、表达等具有可迁移能力的塑造,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个人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自信于同这个智能时代并肩而行。

  第二,当代“美育”功能和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中每一个与之相关者的共同努力。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教育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三个重要环节,但在现实中由于相关制度的脱节,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解决这一问题可试由以下角度切入:

  一、以“新文科”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学“内卷”困局,使“美育”教学实现同其他学科间的借鉴与融合。2018 年,“新文科”教育理念首次出现在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前夕,此后逐渐在各地深化推进。该理念提出的背景在于:曾经传统的“文科”教育在高度专注于经济发展的高科技时代已逐渐失去核心作用,而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挑战和全球参与,需要改变以往学科间被分离、区别和箱格化的处境,使之成为相互延伸、度和综合性的整体。

  对比曾经的超级专业化(hyperspecialization),21世纪的今天被称为跨学科时代(The Age of Interdisciplinarity)。诚然,过去独立和被分割的专业,为劳动分工创造了条件,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迫切需要打破学科间的隔绝以完成探寻更深层问题的使命。这种变化不仅为各门学科间的沟通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便利,也因此出现诸如数据科学、整合生命科学、信息艺术设计、人工智能等新型交叉学科。

  值得注意的是,“新文科”在国内教育发展格局中的建构思路,是以坚持尊重规律、立足国情、守正创新、分类推进的路径,着力制定的一套“中国方案”,是对人文文化在知识体系的高度、广度和深度上的综合提升,是在与科学文化的交织互渗中实现的一种新的认识论。此外,这种跨学科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应从基础教育内容中开始统筹推进,并逐步实现在各个教育阶段课程的连贯与统整。

  二、探索“美育”学分银行建设,为学习者搭建一个可在家庭、社会公共空间、学校等不同渠道获得学习成果的平台,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选择,推动“全人教育”与“终身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

  学分银行是一种借鉴银行在支付中介、信用担保、储存支出等职能基础上,为学习者提供学分积累、认定、存储、支取等服务的公共教育平台。其建设构想依托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战略规划。近年来,学分银行在全国一些省市逐步推进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效。

  将“美育”和学分银行形式相结合,可有望在社会、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互联,完善“泛在学习”环境。学习者利用教学平台,建立个人终身学习账户和档案,并在需要时进行提取以获得学分认定、转换及证书。这一形式不仅可实现时间上的长期性和空间上的广泛性,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在具有良性学术背景基础上,构建终身学习系统,还可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有效互联提供可能,在平衡教育资源、形成多方合力、构筑良性教育生态等方面,体现为一种更加高效的教育和教育公平。

  “美育”是一种结合了人文、社会、自然的度的教育概念。当下,它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已经超越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那些作用于其中的探索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兼容能力和人性能力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习者的行动和想法,成为优化社会秩序和营造文明环境的重要因素。这也正是所谓“无用之用”的“美育”具有的特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