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体育官方平台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天博体育新闻资讯     |      2024-02-10 17:21

  天博体育官方平台阅读付费版面提示2020年10月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办学条件、组织保障等方面对高等教育的美育工作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让“软任务”变为“硬指标”,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地方传统文化在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是学校美育教育服务和学生艺术实践需要的重要载体。因此,开展美育工作需要学校立足脚下的土地,有效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文化精髓和传统技艺融入到美育实践领域中,构建全新的育系,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当前高校美育工作应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意见》中指明了方向,即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地方美育资源在其中有着天然优势,学校可以将乡史乡情中的思想精髓和文化内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激活学生的切近感,使学生从身边事物的变迁中体会到历史的沧桑感和深刻性,来回应这种美育价值的传播路径。以“常州三杰”为例,他们是常州的文化血脉、思想根基和精神力量,更是中国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宝贵资源。地方高校应合理运用三杰文化的哲学内涵和时代意蕴,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体和思政课这个主渠道,强化美育内容供给,锻造思政“金课”,完善公共美育课程体系,扩大学生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深度和广度。其次,做好美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运用大学生社团、暑期社会实践、“三杰班”创建、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等多种载体,切实把握学生的心理诉求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彰显美育“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

  习总在各类讲话中多次引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表述,倡导这样的文明共处之道。因此,高校美育的落地应借助“地方”的力量,挖掘社会美育资源,平衡校内外美育关系,共同为学生搭建启真启善的自我学习环境,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优化校园景观建设。地方高校应注重校园自然景观的规划建设,深入挖掘资源特色,把历史文脉的传承和民风民俗特色的彰显贯穿到“美丽校园”规划天博体育官方平台、建设、管理各个环节中。合理运用图腾、雕塑、书卷等多种形式,展现在校园道路、桥梁、护栏、立柱、墙裙等建筑细节上,努力营造地域特色明显、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美育文化环境。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融入地方诗词、戏曲、民乐等传统艺术的目的、原则与方法。结合地方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打造一批高水平的艺术社团,精心选拔成员,创新活动模式,让高雅艺术进校园,促进大学生的素质拓展。完善美育管理机制。坚持以“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理念,建立健全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组建专门的组织机构,保障美育的顺利开展;统筹资金,加大投入,配齐美育必要的设备、场所;建立完善多元主体的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美育评价机制,让管理与学生相辅相成、和谐共进天博体育官方平台

  以美培元的有效载体是实践活动,创新美育的模式与方法,是激发学生审美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地方高校应重视审美体验在美育实践中重要作用,对美育课程进行一体化布局,打通美育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首先,通过融合地方美育资源中优秀的文化场馆资源、课程教学资源、实践活动资源、师资团队资源,打破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的壁垒,共同开发丰富多彩且符合学生特点的主题课程。例如,“金坛刻纸”以蕴涵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而显其艺术至力,是老百姓表现自己生活情趣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的工具、材料简单普通,只要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可以呈现作品。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其易学易懂的美育特质,结合本土研究场馆、名师团队,共同开发实践课程体系,让“非遗公开课”常态化,遵循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原则实施教学。其次,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地方高校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将其融入校本育人文化体系中,借助技能竞赛周、文化艺术节、创新创业大赛、艺术展演等平台,造就具有地方传统底色的“应用型人才”,做到美育理念融合,美育平台共享,美育目标一致,美育实践创新。

  开展美育工作,人才是第一位的,关系着美育质量和水平天博体育官方平台。虽然美育教师对学生美育素养的提升起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但当前这支队伍还存在师资分配不均、队伍实力不足、培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美育素养的提升。

  提高教师素养,不仅要在形式上做到“外引”加“内培”,更要注重“内与外”的理念交融和技艺交互,共同发展。首先,地方高校应抓住艺术馆的美育能力和公益特质,通过达才培养协议,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教学基地,为教师提供能进行有效施教的场地和环境。其次,需要加强地方美育场馆与学校之间的横向交流,形成资源、经验上的互补,借鉴场馆在艺术实践方面的先进经验与管理创新,为美育工作者提供好的研究环境,为美育价值传播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最后,以弘扬地方文化为目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通过馆藏资源品鉴、研究信息共享、网络课程互动等方式加强馆校联动,推动教师教学改革创新,鼓励学生尝试从自主选题到规划并汇报实施的全过程实践探索。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本文系江苏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资助项目“文化自信引领下江苏传统工艺赋能‘新工科’美育实践路径研究”〈XYN2210〉阶段性成果)

  该数字报电子版半年内的所有报纸版面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