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体育官网辽宁省教育厅党组、厅长冯守权:只重视分数不重视体育美育的校长不是好校

  天博体育新闻资讯     |      2024-03-14 07:54

  天博体育官网辽宁省教育厅党组、厅长冯守权:只重视分数不重视体育美育的校长不是好校长原标题《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党的以来辽宁省学校体育美育十年改革发展成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把体育、美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天博体育官网辽宁省教育厅党组、厅长冯守权:只重视分数不重视体育美育的校长不是好校(图1)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体育美育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激发创造力的“源头活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体魄、温润心灵、健全人格、陶冶情操,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特别是培养创新创造人才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更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实现这个目标,体育美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创新创造冲动正来自对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和对美的感受和追求,想要具备这种冲动,只能靠体育美育来熏陶和培养。体育美育在人的创新思维、创新行为、创新习惯的培养上更具原创性和不可复制性。许多大科学家都热爱体育、热爱艺术。十年来,辽宁站在对学生一生发展负责的高度,务实推进学校体育美育工作。

  加强政策保障。先后出台《辽宁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措施》《辽宁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

  提供智库服务。组建辽宁省学校体育工作指导委员会、美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和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开展研究并指导学校体育美育工作。

  加大经费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十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五育并举”,坚持不懈摒弃教育功利化,努力让孩子们多学一些与分数相比看似“无用”的体育美育,而恰恰是这些“无用”,对促进孩子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乃至未来发展才最为“有用”。

  从体育效果看,学校、家长和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时间得到充分保证,学生身高、胸围等身体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向好,肺活量等身体机能指标,以及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出现好转,学生的意志品质、抗挫能力、团队精神、规则意识明显增强,能够从容面对挫折挑战。

  从美育效果看,学校美育评价体系逐步健全,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美育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完善,“大美育、全育人”理念逐步形成,学校美育逐步由培养学生艺术特长,回归到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上来,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明显增强,创新意识、创造活力逐步提升。

  从学校发展看,全省累计创建全国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676所、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104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4个、辽宁省美育特色学校758所,占比45.5%。

  我们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天博体育官网、校长严格落实“五育并举”,旗帜鲜明地提出,只重视分数,不重视体育美育的校长,不是好校长,并将体育美育工作成效作为履职评价、评先评优、政策支持的重要内容。十年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持续补短板、强弱项。

  实施加强体育美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场地器材建设两个“三年行动计划”。相比2012年,全省中小学体育美育教师净增4928人,本科以上学历占80.1%,提高25.1个百分点;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达标率92.5%,提高11.6个百分点,音乐美术器材配备达标率91.9%,提高14.3个百分点。

  畅通体育美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树立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聘向体音美师倾斜的鲜明导向,2019年以来累计115名体音美学科教师晋升正高级职称,占比超过晋升正高级教师总量的30%;83名体育美育教师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2022年,沈阳体育学院牛雪松教授,深耕教学科研,培养体育人才,被评为“全国最美教师”。

  持续实施“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26所高校对口帮扶51个县(区、市)的307所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受益学生达38.4万名,破解农村中小学体育美育教师紧缺问题。

  强化先进典型示范引领。近两年我们连续评选两届100名“辽宁省中小学领航校长”,都是落实“五育并举”比较好的学校校长,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体育美育特色办学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全省。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坚持人人参与、面向人人的体育美育教育理念,不搞功利化、少数学生受益的“独角戏”,让看似没有“特长”的学生也能掌握运动技能、艺术素养,也能像牡丹一样热烈绽放。十年来,我们注重用好课堂“主渠道”,发挥教学“主引擎”,通过“教会、勤练、常赛常展常演”的体育、美育育人途径,落实面向人人的体育、美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的教学模式要求,确保每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1—2项专项运动技能,培养1—2项艺术特长。

  面向全体学生,规范上好体育、美育课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聚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我们把体育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

  面向有天赋、有爱好的学生群体,强化课后训练。充分利用“三点半”课后服务,每周开展2—3次体育、艺术社团活动,实施课程化管理,递进式发展学生专项技能并向专业化迈进。

  高度重视“常赛常展常演”实践环节。将以往体育竞赛和美育展演只是少数人的“小舞台”,转变为面向人人的“大舞台”,把“面向人人”的体育竞赛、美育展演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扎扎实实贯穿于每个常态化45分钟课堂内,并“将每一位学生在体育美育课堂上参与学习实践的情况列入过程性评价考核”,确保教育质量提升。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十年来,我们积极搭建赛训和展演平台,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体育美育活动,帮助学生收获成功、收获喜悦。比如,沈阳法库县经过10年的努力,许多孩子都有了自己的体育美育特长,让农村的孩子“踢着足球、背着画板、拿着小提琴”上大学已成为现实,特别是100余名学生通过足球特长升入本科高校,圆了大学梦。

  建立常态化体系。构建小学、中学、大学纵向贯通,校内竞赛、校际联赛和区域选拔性竞赛横向衔接的竞赛体系。建立“人人有项目、班班有队伍、月月有赛事、校校有品牌”的常态化竞赛展演机制。创新构“小学早训练、初中不断档、高中招特长、大学出人才”的后备人才梯队培养体系。

  深化体教融合。打破参赛壁垒,取消学生注册运动员不能参加校园体育竞赛的限制,与职业俱乐部等社会组织联合成立500多个校园体育运动俱乐部,学生注册运动员已达3万余人。联合开展教练员培训1.3万余人次,聘请1760余名职业教练员和优秀退役运动员走进校园天博体育官网,省级学生体育竞赛项目由2012年不足10项增至现在的40余项。连续举办8届的沈阳市“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全面启动足球“辽小虎”重塑计划、篮球“黄金一代”培养计划、排球“精英腾飞”计划,走出一条具有辽宁特色“三大球”、冰雪运动等振兴发展之路。

  十年来,辽宁学生在世锦赛、世界杯赛等国际竞赛中,获得金牌12枚、银牌7枚、铜牌3枚;在国家级各类体育竞赛中获得金牌415枚、银牌314枚、铜牌332枚。

  开展艺术展演。按照大中小学生“同一主题、一体化”开展艺术展演的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合唱队、器乐队、舞蹈队、绘画组、书法组等“三队两组”艺术社团活动,全省40人以上规模社团的学校占比达到87%,展演频次由“三年一次”提高到“一年一次”,展演方式由“现场展演”转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展演,展演项目由9大项18小项增至14大项36小项。在近三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我省作品获一等奖63个,二等奖137个,三等奖156个。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我们以深化学校体育美育评价改革为牵动,全面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

  将体育、美育纳入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将体育、美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天博体育官网,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指标体系。

  逐步完善中小学体育评价。建立学生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查机制,每年开展一次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抽查测试,将体质健康工作纳入对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履职评价内容。全省体育中考分值统一提高到60分,考试由健康知识考核、体质健康测试和专项运动技能考核三部分组成,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原来的一考定成绩,变为多考监测,进而引导学生养成日常体育锻炼习惯。

  稳步推进中小学艺术评价。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表现纳入学业要求;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日常参与、艺术素质测评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强化过程性评价管理;将音乐、美术考试评价结果以等级方式纳入中考科目。2020年,我省被教育部确定为音乐美术学科中考改革试点省份,面向2021年新入学的初一年级学生组织实施。

  砥砺十年,奠基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特别习总关于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辽宁教育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