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体育官网深刻理解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丰富内涵8月8日,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闭幕。这一天,正好也是我国第15个“全民健身日”。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密不可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当如何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的关系?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步伐天博体育官网,应当重点把握哪些工作?本期“理响广东·马院院长谈”,羊城晚报专访了广州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闫秀敏教授,深入解读“体育强国”。
羊城晚报:习总高度关心和重视体育事业,多次强调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天博体育官网,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这一表述的“变”与“不变”有何深意?
闫秀敏: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从党的十九大至今,体育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与此同时,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体育在实践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了新的变化。因此,对体育事业的战略规划,必然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指引下,对重点任务、关键群体和进程要求等方面进行具体调整。
建设体育强国的重点任务。体育强国的基础在群众体育。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我国将每年8月8日确定为“全民健身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群众健身意识和活动参与度不断增强。截至2022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2平方米,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超5亿,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90%以上。在这一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要“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同样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我国运动员在国内外赛场上顽强拼搏、勇攀高峰,以体育的力量凝聚爱国情怀、振奋民族精神,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建设体育强国的关键群体。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强大后备军,是建成体育强国的关键群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必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支持青少年参与体育的良好局面,建立科学合理的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体系,筑牢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发展根基。
建成体育强国的进程要求。从时间维度上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2019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由于“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2020年,《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就包括建成体育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则进一步明确,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建成体育强国。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们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不同阶段的客观实际,对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的任务要求、重点领域、具体措施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以更好指导体育工作实践。但始终不变的是建成体育强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
羊城晚报:习总指出,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理解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的关系?
闫秀敏: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体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运用系统观念分析,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是部分与整体、要素与系统的关系。实践中,我们往往强调两者的辩证关系:
体育强则中国强。从作用上看,体育为人民健康筑基,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习总对此有专门论述:“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建设体育强国是中国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天博体育官网。
国运兴则体育兴。中国体育改革发展与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基本走向有着高度内在关联性。回顾历史,从1908年《天津青年》振聋发聩的“奥运三问”,到1932年短跑运动员刘长春远渡洛杉矶代表中国第一次登上奥运舞台,到1984年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一枪打响“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再到如今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百余年来全体中华儿女奥运梦想照进现实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时代缩影,中国人的奥运梦、体育梦始终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息息相关。
中国梦是民族复兴各方面梦想的汇集,为体育强国建设指引方向;而体育强国梦又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实现全面强大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要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
羊城晚报:从现在起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仅剩12年时间。从当前的具体实践来看,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步伐,应当重点把握哪些工作?
闫秀敏: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新任务、新举措、新要求,对体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立足当前我国体育发展现状和体育发展环境面临的复杂变化,实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目标,至少要把握好以下重点工作:
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要通过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丰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全面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着竞技成绩与人文关怀之间、竞技目的与伦理道德之间等的诸多矛盾。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创新体育育制机制、优化竞技体育发展布局,建立科学有效的训练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竞赛体系,完善国家队管理模式,优化职业体育生态,增强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全面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持续深入推进《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落地见效,发挥学校技能普及、体校专业化训练、社会力量个性化培训功能,建立主体多元、途径多样的青少年体育优秀人才培养体系,筑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根基,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
全面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体育产业发展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科技、资本、人才、数据等核心要素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发挥,打造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培育壮大体育市场主体、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深挖体育消费潜力,实现供需两端发力,加快体育产业发展。
全面推进体育文化建设。体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都存在着辩证关系。通过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讲述中国体育故事、推进运动项目文化建设、创作优秀体育文化作品、培育体育文化品牌等举措,强化体育文化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